2025年6月26日下午,上海中大肿瘤医院成功举办2025年“医路前行 健康中国”系列会之促进肿瘤领域疾病规范化诊疗会议。本次会议聚焦卵巢癌等疾病的规范化诊疗及前沿进展,吸引了众多业内权威肿瘤专家和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卵巢癌诊疗的前沿话题展开深入交流与讨论,旨在推动临床实践规范化、标准化,为提升患者生存获益贡献智慧。
会议开始,上海中大肿瘤医院许恒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对与会专家及同道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感谢。他向大家简单介绍了医院的基本概况、医资力量以及特色介入治疗,并强调了推动肿瘤规范化诊疗对于提升医疗质量、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意义。随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子庭教授与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院赵欣教授分别发表开场致辞,共同呼吁深化临床协作,将前沿研究成果转化为惠及患者的规范化诊疗方案。
学术前沿,聚焦卵巢癌诊疗突破
在学术分享环节,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郭晓青教授深入解读《2025 ASCO新诊断卵巢癌药物治疗进展》,详细解读了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议上关于新诊断卵巢癌药物治疗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各类新型药物的作用机制、疗效数据以及临床应用前景,让与会者对卵巢癌药物治疗的前沿动态有了全面且深入的了解。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张雪梅教授则带来《立足循证——PARPi实现晚期卵巢癌PFS和OS双获益》的精彩报告。张教授结合大量临床研究数据详实数据与经典案例,充分论证了PARP抑制剂在显著延长晚期卵巢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方面的重大价值,为临床医生精准用药提供了坚实指导。
思想碰撞,共议临床实践热点
病例讨论及热点研讨环节将会议推向高潮。上海市中医医院田建辉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陈旭教授、上海中大肿瘤医院孙彬彬教授、上海市闵行区肿瘤医院江应山教授等多位专家围绕关键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分析了各类PARP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临床试验数据,认为不同PARP抑制剂在疗效上确实存在差异,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同时,专家们结合最新指南及临床典型病例,分享了各自在临床实践中的宝贵经验,针对议题进行了多角度剖析,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参考,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凝聚共识,指引未来方向
会议尾声,李子庭教授与赵欣教授对本次会议进行了全面总结。他们高度评价了会议期间各位专家的精彩分享和深入讨论,肯定了会议在传递国际前沿知识、促进跨学科交流及凝聚规范化共识方面取得的成效,并强调将学术成果切实融入日常诊疗是提升区域肿瘤防治水平的关键。同时,他们也期待未来能够开展更多类似的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共同为肿瘤患者的健康福祉努力。
本次“2025年医路前行健康中国系列会”的成功举办,为肿瘤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临床医生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最新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的共享。相信在众多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肿瘤诊疗领域将不断取得新突破,更多患者将获得与国际接轨的高质量医疗服务,生命希望之光将在规范诊疗的护航下持续点亮。